近期,電視劇《生萬物》熱播,劇中女主角繡繡帶領鄉親們種植中藥材丹參的劇情,讓丹參這味藏在中醫藥寶庫中的古老藥材,重新走進大眾視野。
江蘇省中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藥師龐會明介紹,丹參能在中醫藥史上流傳千年,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功效。要掌握正確的“打開方式”,這樣才能讓這味“千年圣藥”真正惠及更多人。
丹參因劇走紅 藥用價值傳承千年
龐會明介紹,丹參的藥用記載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書中將其列為“上品”,稱其 “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這意味著,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發現丹參能調理心腹不適、消散瘀滯。此外,《名醫別錄》《日華子本草》等古籍也記載了丹參治療風痹、心煩、痛瘡等病癥的作用。
“丹參還有‘血參’‘活血根’的別名,從名字就能看出它的核心功效。”龐會明介紹,自古中醫就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的說法,將其與補血經典方劑“四物湯”相提并論,足見其在活血養血領域的重要地位。
龐會明告訴記者,丹參的道地產地以山東省為主,尤其是泰安、臨沂等地出產的“魯丹參”,因土壤、氣候適宜,根莖粗壯、有效成分含量高,被公認為優質丹參的代表。此外,山西、河南、河北、陜西等地也有規模化栽培。
隨著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丹參種植已從傳統道地產區擴展到全國多地。“丹參適應性強,且種植過程中對環境友好,既能滿足市場對中藥材的需求,又能增收,許多地區通過發展丹參產業實現了經濟增收。”龐會明說道。
“能在中醫藥史上流傳千年,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功效。”龐會明提到,隨著電視劇《生萬物》的熱播,近期到醫院咨詢丹參藥用、保健方法的市民明顯增多,“大家對中醫藥的關注升溫,這是好事,但更要科學認識它的功效與用法。”
從護心血管到抗炎癥 專家解密丹參功效
“丹參的功效,藏在它的活性成分里。”龐會明介紹,丹參的主要有效成分分為兩大類:脂溶性的丹參酮類(如丹參酮ⅡA、隱丹參酮)和水溶性的酚酸類(如丹酚酸B、迷迭香酸),正是這些成分共同賦予了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
她提到,結合現代藥理研究,丹參藥用價值覆蓋更多健康領域:可保護心血管,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心絞痛常用藥,其丹參酮ⅡA還能抗血小板聚集、防血栓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丹酚酸類可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損傷并抑制炎癥因子釋放,輔助調理慢性炎癥性疾病。
此外,丹參能改善微循環,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等微循環障礙疾病;可通過血腦屏障保護神經細胞、改善認知功能,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有潛在輔助作用;丹參酮類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凋亡,常輔助腫瘤放化療以減輕副作用。
“這些功效讓丹參在現代臨床中應用廣泛,但它并非‘萬能藥’,使用時必須注意禁忌。”龐會明提醒,丹參并非人人適用,有出血傾向者、過敏體質者慎用,忌與藜蘆同用。“無論是藥用還是日常保健,都建議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丹參。”龐會明提醒。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