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不少駕駛人為圖涼快,穿拖鞋開車,殊不知穿拖鞋駕駛埋伏了大隱患。那么問題來了,哪些鞋是開車時的禁忌呢?
無論何種材質的拖鞋,都會有鞋與腳固定不牢的問題。緊急情況下,一旦拖鞋脫落會影響駕駛人的反應時間。實驗顯示,拖鞋會將踩剎車的速度延遲0.13秒,相當于在時速100公里下,剎車距離延長3.6米。同時,拖鞋可能被剎車板鉤住,導致無法操縱車輛行駛,也有可能卡在剎車踏板下面,踩不實甚至踩不到剎車,遇到緊急突發事件,無法及時采取有效制動措施。
開車時,除了不能穿拖鞋,以下這些鞋也不能穿。
細高跟鞋:如果穿細高跟鞋開車,踩剎車時鞋跟容易被卡住,出現“踩不下去、抬不起來”的情況,同時也會拉長剎車距離。曾有相關機構做過實驗,分別在平均時速40公里和60公里的情況下,測試穿平底鞋和高跟鞋開車時的百米加速、緊急制動。結果顯示時速40公里時,穿平底鞋駕車,百米加速的耗時為9.12秒,剎車距離16米;穿高跟鞋駕車,百米加速耗時12.3秒,剎車距離20米。而在時速60公里時,穿平底鞋駕車,百米加速耗時8.57秒,剎車距離22米;穿高跟鞋駕車,百米加速耗時16秒,剎車距離長達30米。
坡跟鞋:由于坡跟鞋比較高,開車時無法正常踩腳踏板,將腳踏板踩到底,腳容易有抽筋的感覺,用力或急剎車時很容易崴腳。
厚底鞋:鞋底太厚,影響腳面與剎車踏板和油門踏板的接觸感,如遇緊急情況踩踏板,更容易打滑而發生事故。
洞洞鞋:洞洞鞋鞋型較寬,鞋底柔軟,腳在鞋里容易打滑,踩剎車時容易出現失誤。實驗證明,穿著洞洞鞋開車,從發現狀況到踩下剎車,要開9.3米才能停下。若按照剎車標線前方5米處有障礙物算,早已發生交通事故。同時,穿洞洞鞋會導致駕駛人對離合和油門踏板的感覺與正常鞋不一樣,也容易產生誤差。
公安交管部門提示
開車時所穿的鞋至少要符合三個標準:一是重量要輕,鞋子體積需要輕巧靈活,遇上緊急情況,可以及時做出精確反應。二是與腳的貼合度要高,與腳貼合度高的鞋子能使腳掌充分感受踩踏板的力度。三是摩擦力要足夠,只有足夠的摩擦力,才能保證鞋底與踏板間的貼合。因此,建議駕駛人在車內備一雙平底鞋,在駕車前及時更換,切勿貪圖一時涼快或者漂亮,將自己與他人置于危險之中。
記者 徐燕 通訊員 焦軒 孫穎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