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道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2日報道,一項研究表明,保持水分充足可能是降低身體壓力水平的關鍵。
研究人員發現,日常飲水不足者血液中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水平高于飲水充足者。
來自英國利物浦約翰·穆爾斯大學的專家分析了實驗參與者的相關指標,其中16人的日飲水量低于1.5升,另外16人的日飲水量達到了健康指南的建議值。
研究人員采用了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健康指南,該指南建議男性每天飲水2.5升,女性2升。
在英國,《良好膳食指導》建議成年人每天喝6到8杯液體飲品,約合1.5到2升。
而人們可能需要在天氣炎熱、運動量大的時候以及病愈恢復期、孕期和哺乳期喝更多飲品。
研究人員使用尿液和血液樣本對兩組實驗參與者的體內水分狀態進行了7天的監測,之后邀請他們到實驗室接受壓力測試。這包括一場臨時安排的工作面試:每位參與者有10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后將面對3名穿著白大褂、拿著假相機的面試官。
在模擬面試之后,實驗參與者被要求做心算題,包括要盡可能快地做減法。
利物浦約翰·穆爾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學院的尼爾·沃爾什教授稱,這一測試“著實令人心慌”。
他說:“我們知道,每日液體攝入量低、達不到推薦飲水量的人很可能會缺水。但我們以前不知道,在受控條件下給這些人施加壓力時,他們是否會作出更大的壓力激素反應。”
研究人員分別在壓力測試前后收集了參與者的唾液樣本,以測量皮質醇水平。
皮質醇被稱為壓力激素,由腎上腺在應對壓力時產生,也在免疫反應、新陳代謝和血壓變化過程中發揮著作用。
研究小組發現,盡管兩組參與者都稱自己并未感到口渴,但飲水少的參與者體內皮質醇水平更高。
研究人員表示,兩組參與者在心率上升、手出汗和口干等壓力反應方面是相似的。但那些喝水少的參與者體內皮質醇水平更高。從長遠看,這會對身體的整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說:“在壓力測試中,兩組參與者都同樣感到焦慮,心率上升幅度也類似。但那些因為每天飲水不足而缺乏水分者的皮質醇反應要大得多。”
研究人員補充說:“皮質醇是人體主要的壓力激素。皮質醇對壓力反應過度與患心臟病、糖尿病和抑郁癥的風險增加相關。如果人們發現(一項工作的)最后期限很快就要到來或馬上要做一場演講,把水瓶放在身邊可能是一個好習慣,這對長期健康有潛在益處。”
沃爾什教授說,要更好地理解這項研究結果,還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并且觀察讓那些飲水不足者增加飲水量是否能降低其對日常“微壓力源”(如交通堵塞或工作報告)的反應。
該研究論文發表于美國《應用生理學雜志》月刊。(編譯/胡溦)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