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暖暖腳,沒想到差點把雙腳弄丟!”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空軍醫院糖尿病足中心病床上,58歲的陳先生懊悔不已。因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他用中藥熏蒸暖腳時,因足部神經病變感知不到高溫,雙腳被嚴重燙傷,傷口迅速感染,險些面臨截肢。隨著氣溫持續走低,像陳先生這樣因冬季防護不當引發并發癥的糖尿病患者,在各大醫院門診中明顯增多。東部戰區空軍醫院內分泌科王愛萍主任提醒,冬季是糖尿病并發癥的高發季,除了警惕糖尿病足,血糖波動、心血管風險等同樣不容忽視,科學管理才能安穩過冬。
本來想取暖,結果傷了腳
陳先生患糖尿病近10年,血糖長期遠超正常范圍。前段時間氣溫驟降,他總覺得雙腳冰涼發麻,便網購了中藥材,用電飯煲加水加熱后熏蒸雙腳。“當時只覺得暖暖的很舒服,完全沒感覺到燙。”陳先生回憶,直到熏蒸結束起身時,才發現雙腳布滿大小水泡,皮膚紅腫破潰。
起初他以為只是普通燙傷,自行涂抹藥膏處理,可幾天后傷口不僅沒愈合,反而流膿發黑,疼痛難忍。趕到東部戰區空軍醫院時,他已被確診為“糖尿病足伴燙傷合并感染”,感染已侵入皮下組織,再拖延可能引發壞疽。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就是‘易碎品’,一點小損傷都可能引發大危機。”王愛萍解釋,長期高血糖會導致兩種關鍵病變:一是周圍神經病變,讓足部感覺遲鈍甚至喪失,對冷熱、疼痛毫無察覺;二是下肢血管病變,導致足部血液循環極差,皮膚營養供應不足,愈合能力大幅下降。
更危險的是,高血糖環境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普通人數天就能愈合的小傷口,糖尿病患者可能發展為深度潰瘍,甚至引發全身性感染。王愛萍介紹,冬季糖尿病足高發,除了熏蒸,熱水袋、電熱毯、烤火爐等直接取暖方式都暗藏風險。
經過清創、抗感染、改善循環等綜合治療,陳先生的傷口逐漸愈合,避免了截肢的悲劇。但他的經歷給所有糖尿病患者敲響警鐘:冬季足部防護,必須放棄“直接加熱”的取暖方式。王愛萍給出具體護足指南:洗腳水溫需控制在37℃以下,切勿用腳試溫;每日檢查雙腳,重點查看足底、趾縫有無破損、水泡、紅腫,視力不佳者可請家人協助;洗腳后用柔軟毛巾輕輕擦干,尤其是趾間,皮膚干燥者可涂抹保濕霜,但要避開趾縫;選擇寬松、透氣、合腳的棉質鞋襪,避免穿過緊的鞋子擠壓足部。
這些因素容易引起血糖飆升
冬季是血糖波動的“高發期”,很多患者會發現,原本控制平穩的血糖,一到冬天就容易飆升。專家提醒,冬季血糖升高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飲食因素。冬季氣溫低,人體需要更多能量抵御寒冷,很多人會不自覺地攝入更多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比如火鍋、燒烤、燉菜等。這些食物升糖指數較高,且容易暴飲暴食,會導致血糖急劇升高。同時,冬季新鮮蔬菜相對減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也會影響血糖控制。
其次是運動減少。天氣寒冷讓很多人放棄了戶外活動,運動量大幅下降。而規律運動是調節血糖的重要手段,缺乏運動則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難以代謝。
此外,冬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較低,更容易感染。感染會引發身體應激反應,導致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這些激素會拮抗胰島素作用,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
專家強調,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因素是保暖不當。當身體受涼時,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變差,不僅影響足部健康,還會導致血糖波動。但保暖需講究方法,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冬季保暖應遵循“分層穿衣”原則,選擇寬松、透氣的衣物,避免穿過緊的襪子或褲子壓迫血管;足部保暖可通過穿厚襪子、棉鞋實現,也可使用暖氣、空調等間接取暖方式,切勿直接接觸高溫熱源。
控制血糖是預防所有并發癥的核心。專家提醒,冬季更要加強血糖監測,根據血糖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增減藥量。同時要保持規律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全谷物,控制主食攝入量,避免高糖、高油、高鹽食物;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進行室內運動,比如太極拳、瑜伽、原地踏步等,每次30分鐘左右,每周堅持五次。
冬季防護不僅僅是護足這么簡單
糖尿病的危害不止于足部和血糖,冬季氣溫驟降,還會誘發心血管、腎臟等多系統并發癥。專家介紹,冬季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發季,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血管硬化、狹窄,冬季低溫會進一步加劇血管收縮,增加心梗、腦梗的風險,“臨床數據顯示,冬季糖尿病患者心梗發生率比夏季高出2—3倍”。
此外,冬季干燥的空氣會刺激呼吸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引發肺部感染,而感染又會反過來加重血糖紊亂,形成惡性循環。同時,冬季飲水量減少,加上腎臟血管收縮,會增加腎臟負擔,誘發糖尿病腎病加重。
針對全身防護,專家給出全面建議:一是警惕心血管風險,若出現胸悶、胸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癥狀,需立即就醫;二是預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勤開窗通風,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必要時接種流感疫苗;三是保護腎臟,保證每日飲水量,避免憋尿,定期監測腎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四是關注眼部健康,冬季室內外溫差大,容易誘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加重,需定期檢查眼底,避免長時間用眼。
“糖尿病患者的冬季管理,就像‘走鋼絲’,需要面面俱到。”專家強調,科學防護的核心在于“控糖”和“防護”: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筑牢健康基礎;做好足部、呼吸道、心血管等多部位防護,避免誘因;定期監測各項指標,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許靜文 王婕妤)
(審核:歐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