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有口干、眼干的小毛病,尤其到了秋冬換季的時候,渾身都覺得干燥。如果長時間口干、眼干不見好,甚至齲齒增多、形容消瘦,全身都鬧起“旱災”的話,要小心是干燥綜合征惹的禍,很可能免疫系統出了問題。近日,記者從長沙各大醫院獲悉,各醫院風濕免疫科接診的干燥綜合征患者有所增加。為什么秋冬換季的時候容易出現口干、眼干?患上干燥綜合征怎么辦?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勁松進行了詳細解答。
總覺得口干眼干,原來是患了干燥綜合征
黃女士今年50歲,近兩年來,她總覺得嘴巴干干的,沒說幾句話就要喝口水,嘴里唾液很少。接著,蛀牙也多了起來,去醫院口腔科檢查后,沒查出什么大問題,吃了點藥,還換了一口假牙,可是口干的毛病并沒有得到解決。后來,她的眼睛也慢慢干澀、少淚,以為是干眼癥,滴了些眼藥水,效果不是很明顯。
最近秋冬換季,黃女士口干、眼干的癥狀越來越嚴重。她來到醫院,眼科醫生初步檢查后懷疑黃女士的眼干問題與免疫系統疾病有關,建議她去風濕免疫科看看。帶著疑惑的黃女士,掛了風濕免疫科的專家號。
“根據患者口干、眼干,無唾液、無津液的癥狀,綜合唇黏膜活檢以及實驗室相關免疫檢查,確診為干燥綜合征(SS)。”風濕免疫科醫生說,雖然糖尿病、胃病、飲食不節等也可能導致口干,但是口干伴隨眼干往往與免疫系統疾病相關。確診后,黃女士經過系統的中西醫對癥治療,口干、眼干等癥狀慢慢好轉,病情逐步得到緩解。
為什么秋冬換季的時候容易口干眼干
劉勁松解釋,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以淚腺和唾液腺分泌減少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包括口腔、眼、鼻、硬腭、氣管及其分支、消化道等多處黏膜分泌減少。
其中,口干是干燥綜合征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但這種口干跟日常吃咸了、吃辣了導致的口干完全不一樣。這類患者隨時都處于口干的狀況,白天要隨身帶個水杯不時喝水,晚上睡覺也會被干醒,要起床喝幾次水才行。嚴重的時候,因為口干覺得吞不下東西,需一口食物一口水,甚至把固體食物打成流食才吞得下去。
齲齒也是這個病的典型特征之一,具體表現為牙齒變黑,逐漸小片脫落,最終只留殘根。這種病癥在口腔的表現,有的患者會出現間歇性、交替性的腮腺腫痛,有的會出現舌痛、舌面干裂等情況以及口腔潰瘍等。
患了干燥綜合征,患者的眼睛可能有摩擦、砂礫等異物感,出現干澀、癢痛、畏光、紅眼、眼疲乏或視力下降、淚少等癥狀,少數患者會出現淚腺腫大的情況。
干燥綜合征表現在皮膚上,可能會出現皮膚干燥、瘙癢、表皮脫落甚至萎縮等癥狀。有的患者會出現關節肌肉疼痛,甚至累及肺、肝、腎、胰腺、甲狀腺等多種器官及神經系統。
“秋冬換季,若不好好預防,干燥綜合征的發生率或將更高。”劉勁松介紹,這是因為秋冬換季“燥氣當令”,干燥空氣進一步耗傷人體津液,導致唾液、淚液分泌減少,口干、眼干加劇。
從“內調”到“外護”全方位預防
目前,干燥綜合征沒有根治的方法,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手段改善患者的相關癥狀,控制和延緩因免疫反應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害,防治繼發感染。
“盡管干燥綜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確,但一般與基因、飲食、環境、情志等因素密切相關。”劉勁松表示,從中醫養生角度而言,主張從“內調”到“外護”的全方位預防。
在飲食方面,要以滋陰潤燥為主、溫補不燥為輔。多食蒸梨(可加少量川貝)、銀耳、百合、麥冬等,沙參麥冬茶、山藥粥、黑豆豆漿等也是不錯的選擇。盡量避免辛辣(辣椒、花椒)、油炸(炸雞、油條)、過咸、過甜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進一步耗傷津液,加重口干。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早睡養陰,避免悲秋;堅持醫囑,不擅自停藥或調整用藥;及時增減衣服,注意關節、頸部保暖;少去人群密集處,勤洗手,必要時接種流感疫苗等;避免過度疲勞,防止免疫力下降;注意科學用眼,防止眼干眼澀;加強口腔清潔,增加刷牙、沖牙、牙線等口腔清潔次數,由于唾液缺失,加強口腔清潔有助于減少齲齒的發生。
穴位按摩也是不錯的方法。如位于鼻翼兩側凹陷處的迎香穴,用指腹輕輕按揉,每次2分鐘以內,每天按摩2次,可改善鼻腔干燥、緩解口干;位于腳踝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的太溪穴,按揉時稍用力,每次按摩2分鐘,能滋陰補腎,減輕眼干、腰膝酸軟,改善手腳冰涼;位于手背第二掌骨中點處的合谷穴,按揉可疏風潤燥,緩解口腔黏膜不適,力度輕柔,每次按摩1分鐘,左右交替。
“秋冬養生,重在‘潤燥、防寒、穩免疫’。”劉勁松表示,只要干燥綜合征患者堅持中西醫結合的養生調護,就能平穩度過秋冬換季,減少病情波動,提高生活質量。
(審核:歐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