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進入深秋,季節轉換,氣溫變化大。江蘇疾控提醒大家,在添衣保暖的同時,重點關注秋冬季常見腸道傳染病以及呼吸道傳染病等。
警惕“冬季嘔吐病”
諾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腸炎的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全省每年9月開始,疫情數逐步上升,流行高峰約為當年10月份到次年4月份,常被稱為“冬季嘔吐病”。
目前,諾如病毒尚無特異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主要采用非特異性預防和治療措施: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水至少沖洗20秒;3.流行季節,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4.當出現腹瀉和嘔吐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并和家人相對隔離;5.集體、單位在發現疫情苗頭時應及時和轄區疾控中心聯系。
今年流感毒株有所不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從毒株類型上來說,今年報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眾對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會更低一些,需引起重視。
如何預防來勢洶洶的流感?專家建議:1.接種疫苗;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3.保持環境通風;4.流感高發時期,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封閉場所。
猩紅熱再現冬季流行峰
猩紅熱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為我國法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發病以兒童和學生為主。
主要癥狀包括發熱(常急性起?。?、咽痛,皮疹,面部皮膚充血,皮疹消退后開始出現脫屑。部分患者在病程1~2天出現舌苔厚白,舌乳頭紅腫,似“草莓”,白苔脫落后似“楊梅”,稱為“草莓舌”“楊梅舌”。還有一部分患者,在上述臨床表現的基礎上,咽峽出現嚴重化膿性炎癥。因此,孩子除了發熱、咽痛,出現以上癥狀,需警惕猩紅熱!
在預防方面,專家指出:1.流行季節加強學校和家庭等室內通風;2.教育兒童和青少年養成良好衛生習慣;3.一旦出現發熱等癥狀及時就醫,避免帶病上課4.兒童飲食注意營養搭配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煉。
專家提醒,如確診猩紅熱,需規范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療。使用抗生素時,一定要完整療程用藥,以免鏈球菌通過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嚴重并發癥。
水痘高發,家有孩子要當心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高發,好發于兒童,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人員密集機構引起暴發疫情。
預防水痘,專家強調,最為經濟有效的方法是接種水痘疫苗,建議適齡兒童接種2劑次水痘疫苗。日常生活中,應保持清潔,勤換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水痘流行季節盡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同時,作息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強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水痘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其他健康人群,居家隔離(全部水痘皰疹結痂、痂皮干燥),不得帶病上課。
(審核:歐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