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隱形眼鏡護理液當成普通日用品,卻不知道它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這是國家對醫療器械分類中風險較高的級別,需經過嚴格審批才能生產、銷售。它直接接觸眼部黏膜,若來源不明、資質不全,可能攜帶有害微生物,引發角膜炎、結膜炎,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視力下降。天津市市場監管部門提示,購買時千萬別只看價格和品牌,先核查“資質”才是關鍵。
三個“關鍵信息”缺一不可
首先,商家必須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無論是在線上平臺(如電商旗艦店、藥房官網)還是線下門店(眼鏡店、藥店)購買,第一步都要確認商家是否具備《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線上購買時,可在商家店鋪“資質公示”欄查找,若找不到或信息模糊,直接放棄;線下購買則可要求店員出示,無此證的商家屬于違法經營,其售賣的護理液來源和質量都無法保證,可能是“三無產品”或過期產品。
另外,商品要在“有效期”內,且包裝完好。拿到護理液后,先看包裝是否有破損、漏液,若包裝損壞,即使在有效期內,也可能已被微生物污染。接著查看“有效期”,通常標注在瓶身或包裝盒顯眼位置,格式為“××××年××月××日”或“××××××××(如20240502)”。注意:如包裝上提示開封后的護理液有效期為1個月,哪怕瓶內還有剩余,超過1個月也必須丟棄。
同時,商品需有“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正規護理液的包裝上,一定會標注“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格式通常為“×械注準×××××××××××”(×代表省份簡稱,如“滬械注準”“粵械注準”)。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輸入該編號查詢商品信息,若查詢不到或信息與實物不符(如品牌、規格不一致),則為假冒偽劣產品,絕對不能使用。
這些“小細節”也別忽視
除了核查“三證”,選購時還需結合鏡片類型:軟鏡(含美瞳)和硬鏡(RGP、OK鏡)的護理液不能混用,硬鏡需用專用護理液,否則會導致鏡片變形、影響佩戴舒適度。使用時,別用自來水沖洗鏡片或鏡盒,也別重復使用護理液,每次更換鏡片都要倒入新鮮護理液,鏡盒需按時更換,避免細菌殘留。
總之,隱形眼鏡護理液是“貼身護眼產品”,購買時多花幾分鐘核查資質,使用時遵守規范,才能讓眼睛遠離風險,安心佩戴隱形眼鏡。如果消費者發現經營者沒有經營資質或購買到沒有醫療器械注冊證、超過有效期的隱形眼鏡護理液,請及時撥打12315或12345投訴舉報。(張艷)
(審核:歐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