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致病菌里,有一種連冰箱都“鎮”不住,它就是李斯特菌。近日,話題“女子懷孕37周因吃冷藏食品流產”登上熱搜,究其原因,該名準媽媽食用了冷藏食品引發李斯特菌感染。
李斯特菌又名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在生活中十分常見,絕大多數食品、泥土、植物、動物飼料以及人類和動物的糞便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這種菌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肉、蛋、禽、奶及海產品等均可成為其感染源,容易在即食食品、黃油、凍肉和奶酪上蔓延滋長。
李斯特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的革蘭陽性桿菌,對各種環境(如低溫、高鹽、低酸堿度、氧化應激等)的耐受性很強,在0℃~4℃冷藏環境下仍能生長繁殖,在-20℃下也能存活一年。此外,它還有耐干燥、耐高鹽環境的能力,在70℃高溫下持續5分鐘才能被殺滅。
免疫力低下者是重點攻擊對象
李斯特菌屬于機會致病菌,可通過被污染的食物,經過消化道、眼睛、傷口和黏膜進入人體,寄居在腸道中,可引發腹瀉、腦膜炎和菌血癥等多種疾病。
李斯特菌感染多發生在夏、秋季,此時細菌繁殖快,人們吃冷凍食品多,更易在不經意間被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李斯特菌的重點攻擊對象,免疫缺陷者、孕婦、嬰兒、老人、腫瘤患者等最容易中招,感染后的癥狀也較為嚴重。
孕婦感染后,李斯特菌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早產、新生兒敗血癥和化膿性腦膜炎等,新生兒感染病死率高達30%~70%。
健康的成年人不必過于擔心,一般人群通常在進食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3~70天(一般為21天)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發熱、頭痛、肌肉痛等癥狀,而后逐漸消退。
做到6點避免李斯特菌感染
要想避免感染李斯特菌,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1.定期清理冰箱。李斯特菌能在寒冷的環境下生存,因此冰箱可成為其繁衍的基地。美國一項調查顯示,被李斯特菌感染的人,有64%可以在其家中冰箱找到這種細菌。
2.生熟分開。肉類不要反復化凍,在放入冷凍層之前最好先切成幾份,每次按份拿取;熟食、剩飯剩菜等放于冰箱上層,果蔬類食品最好放下層。
3.遠離高風險食物。根據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CDA)提示,以下食物存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風險:
用未經高溫消毒的生乳制作的奶酪;未經殺菌的蛋黃醬;未完全煮熟的豆芽;提前做好、存放時間較長的三明治;在外購買的沙拉或提前準備好的沙拉。
4.注意食品包裝。選購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同時要仔細檢查包裝,選擇沒有破損的。
5.注意個人衛生。處理食物前后、進食前、上廁所后清洗雙手。
6.特殊人群少吃冷凍飲品。老人、幼兒、孕婦及慢性病患者均應控制生冷食品攝入,少吃或不吃冷凍飲品,降低感染李斯特菌的風險。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