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結束,在恢復日常工作的時候,不少人都會感覺犯困、反應變慢、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駕車,隨時可能引發危險。公安交管部門提示,駕駛人“對癥下藥”,調整狀態,做到“元氣滿滿”返回工作崗位。
●開車犯困。假期不少人的生活作息時間有所調整,長時間的休息或游玩都容易導致身體進入疲勞狀態,待回到正常生活作息后,可能會因為睡眠質量差或不足等原因出現疲勞駕駛。
駕駛人可在駕車時小幅度調整坐姿、深呼吸放松。如行車中有疲勞感,可開窗呼吸新鮮空氣,如疲勞感加重,最穩妥的方法就是在安全地帶停車,下車活動,待疲勞緩解后再上路,切不可強撐困意繼續駕駛。
●注意力分散。不少上班族節后開車時難以集中注意力,頻頻與家人、朋友聯系,打電話、刷微信、約聚會等情況,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產生分心駕駛。
提前調整所有的車輛控制設備和后視鏡等,提前查看地圖,并規劃出行路線。行車中避免使用手機接打電話、收發微信,如果必須使用手機通話,最好能安全停車后使用;開車時不要與乘客進行復雜或情緒激動的對話。
●車速過快。高速公路上,駕駛人需長時間踩油門保持高速行駛,而這種適行于高速公路的車速在城市道路則處于過快狀態,或有駕駛人未能及時調整踩油門力度,導致難以控制車速。
時刻保持安全車距,前方有車輛排隊時緩慢跟車,不要盲目超速,確定安全再超車。同時,根據路況時及時調整車速,特別是通過人行橫道或遇到不熟悉的路況時要控制車速。
●情緒波動。節后綜合征可能導致身體有不適感,開車時,駕駛人因為輕微剮蹭、并道等原因產生憤怒情緒,即常說的“路怒癥”。
駕車出行要保持良好情緒,做到心平氣和。遇到車多緩行、交通擁堵等情況時,保持良好心態,耐心排隊等候,依次有序通行。切勿隨意穿插車流,千萬別“開斗氣車”而因小失大。
(徐燕 焦軒 孫穎)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