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至,氣溫節節攀升,大自然迎來了熱烈的生長季。立夏之后如何養生?記者聯系采訪了陜西省中醫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劉國強。他表示,人體的生理狀態也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調整,立夏后的養生細節關乎整個夏天的健康狀態。
飲食有“苦”更健康 吃對食物降火氣
“老話說‘夏季吃苦,勝似進補’,這真有科學依據。”劉國強說,在中醫理論里,夏季對應五行中的“火”,與心臟緊密相連。天氣一熱,心火容易“燒過頭”,這時苦味食物就像天然滅火器。比如清炒苦瓜能幫身體清熱瀉火,煮綠豆湯時撒一小把蓮子心,既能降心火又能安神助眠,腸胃也舒服。立夏之后,日常飲食中,適當吃些苦菊、萵筍葉,都是不錯的選擇。
起居作息有講究 順應天時養陽氣
立夏后白天越來越長,很多人不自覺就晚睡了,早上又早早被陽光叫醒,睡眠不足成了常態。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夏天適合晚睡早起,但最晚別超過23點,早上6-7點起床為宜。同時要注意午間小憩,瞇20分鐘也能讓下午元氣滿滿。劉國強建議大家午睡別趴在桌上,盡量找個舒服的地方躺著。晚上睡覺別對著空調直吹,薄被蓋住肚子,避免著涼。
情緒管理小竅門 心靜自然涼
“心在液為汗,在志為喜”,夏季心火旺盛,情緒也容易跟著“上火”。劉國強建議大家試試這些小方法:每天花10分鐘泡杯花茶,看著裊裊熱氣,慢慢放空自己;下班路上聽聽輕音樂,到家后做幾個深呼吸,讓心情平靜下來。“保持心態平和,不僅能減少心火,還能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畢竟夏季可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運動鍛煉要適度 微微出汗最養人
夏天運動講究“量力而行”。高溫下劇烈運動容易中暑,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朋友,可以推薦選擇八段錦、太極拳這類舒緩的運動。年輕人想跑步、打球,建議選在清晨或傍晚,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就夠了。運動后別急著喝冰飲料,準備點溫的淡鹽水或酸梅湯,既能補水又能補充電解質。鍛煉時衣服盡量選棉質的,出汗后及時擦干,防止濕氣入侵。
穴位按摩小妙招 隨時隨地護健康
采訪時,劉國強還提到兩個立夏后按摩的“養心穴位”。內關穴就像隨身攜帶的“救心丸”,位于手腕內側,三根手指并攏的寬度,兩筋之間,平時用拇指按壓,每次1-2分鐘,能緩解心慌、胸悶;勞宮穴在掌心,握拳時中指指尖的位置,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摩,感覺微微酸脹就行,對緩解心煩、失眠特別有效。
“立夏后養生的重要節點,從飲食、起居到情緒、運動,每個小細節都藏著健康密碼。跟著這些方法調整生活方式,就能元氣滿滿迎接夏天。”劉國強提醒,天氣炎熱后,身體也容易出問題,如果出現不適,要及時找醫生咨詢。 (馬相)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