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消協官網信息顯示,中消協和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聯合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警惕“偽營養師”推銷保健食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度顯著上升,但對相關專業資質的辨別能力不足,讓一些“偽營養師”有了可乘之機。這些“偽營養師”在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構建起層層迷魂陣,刻意營造焦慮氛圍、精心設計圍獵套路,制造連環騙局侵害消費者權益。他們擅長在各種社交平臺塑造“健康管理師”“營養顧問”等專業形象外衣,通過短期速成的培訓證書裝點門面,甚至直接偽造資質證明。然后通過虛構的“健康奇跡”案例和定制化方案說辭獲取信任,再以“療程套餐”“買多省多”等名義強制或誘導消費者大量購買,其產品價格遠高于市場同類。整套流程下來,消費者動輒被騙數萬元乃至數十萬元。更諷刺的是,無論咨詢“減肥”還是“孕期營養補充”,“偽營養師”給出的推薦方案幾乎一致,所謂的“個性化指導”不過是推銷的話術。
中消協和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建立“資質先行”的判斷標準,結合自己所需,選擇持有權威部門認證、專業認可度高的資質證明的營養師;堅守“科學理性”的消費底線,明確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選擇正規咨詢渠道,比如醫院營養科、正規康復理療機構等。
(審核:歐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