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不少網友反映,2025的蚊子已經“到崗”了。
春夏之交雨水增多,氣溫逐漸攀升,蚊子也開始肆虐。江蘇省疾控專家提醒蚊子身上攜帶300多種病菌,通過叮咬人類可以傳播包括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腦炎等在內的80多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有72.5萬人死于由蚊蟲叮咬引起或傳染的疾病。
據悉,近日一位母親在產前突然出現發燒癥狀,剖宮產的第二天陷入昏迷,進了ICU重癥監護室,昏迷四十多天不醒。救治后雖撐過了危險期,但不知何時能蘇醒。大夫說即便蘇醒也很可能留下嚴重后遺癥,無法生活自理。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經蚊蟲叮咬傳播的可怕傳染病——流行性乙型腦炎。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由蚊蟲傳播的一種以腦實質炎癥為主要病變的急性傳染病。
疾控專家表示,乙腦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病死率和后遺癥率均較高。我國是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發區,流行季節是每年的5—10月,發病高峰通常出現在7—9月(南方提前1個月),人群普遍易感,2—6歲的兒童尤其容易中招。
乙腦發病隱匿、起病急、病情發展較快,病死率高達5%—35%。感染乙腦病毒后,癥狀相差懸殊,大多無癥狀或癥狀較輕,發病初期的主要癥狀有發熱、頭痛、惡心、嘔吐、嗜睡等,易被誤認為是感冒。
少數患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高熱、嘔吐、嗜睡、意識障礙、驚厥等,嚴重者可發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在重癥的幸存者中,有30%—50%留有記憶缺陷、癱瘓、智力障礙、失語、癲癇等嚴重神經系統后遺癥。
除了蚊蟲叮咬,乙腦會人傳人嗎?
乙腦是人獸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畜(如豬、牛、馬、羊等)、家禽(如雞、鴨、鵝等)等多種動物可感染乙腦病毒,豬是主要傳染源。因此,豬圈及附近可能是乙腦“高危區域”。
專家解釋,能傳播乙腦的蚊蟲很多,已被證實主要有庫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種類,其中三帶喙庫蚊是最主要的傳播媒介。
由于乙腦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低、存留時間短,且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不含有病毒,因此乙腦一般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不需要對乙腦病人實施特別隔離。
尚無特效藥,乙腦該如何預防?
目前尚無針對乙腦的特效抗病毒藥物,應對乙腦的流行,專家提醒,關鍵在于預防,以下2件事很重要:
1.接種乙腦疫苗
接種乙腦疫苗,是預防乙腦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乙腦減毒活疫苗、乙腦滅活疫苗都可作為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目前,江蘇省確定乙腦減毒活疫苗為免疫規劃疫苗,乙腦滅活疫苗作為非免疫規劃疫苗。
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程序:8月齡、2歲各接種1劑次,共計2劑次;
乙腦滅活疫苗接種程序:8月齡接種2劑次,第1、2劑次間隔7—10天,2歲和6歲各接種1劑次,共計4劑次。
此外,遷居到乙腦流行區的居民,或流行區乙腦高發季節廣泛暴露在戶外的人群,也推薦及時接種乙腦疫苗。
寶爸寶媽們需注意:可下載江蘇預防接種App或通過蘇服辦App申領電子預防接種證,查看孩子的疫苗接種記錄,是否已接種乙腦疫苗。若已到接種月齡卻沒有接種,盡快預約接種。為了確保疫苗接種效果,接種時間建議在流行季節前1—3個月完成。
2.防蚊滅蚊
隔: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盡可能多遮蓋身體,防止蚊蟲叮咬。
驅: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劑。
避: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上午7—9點和下午4—6點),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裝:家里安裝紗門紗窗和使用蚊帳。
清:排清可能滋生蚊蟲的積水,進入多雨汛期一定要注意定期“翻盆倒罐”清積水。
滅: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殺蟲噴霧劑等進行驅蚊滅蚊。
(王婕妤)
(審核:歐云海)